蒋凡知道肖雨欣和郝梦是想让自己少些后顾之忧,也没有在这事上计较,转换话题道:“苗苗持股6,不需要投入吧。”
肖雨欣摇头道:“她是工厂的顶梁柱,应该分配股份。至于那一百万,看似很多,但投入到工厂也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,还是留给她自己傍身吧。股权的分配,就这样决定。
新厂的名字,我和梦梦初步意向是“羽凡”。刚才联系了文羽,她说自己没出力,也不能在新厂上班,不同意用她的名字,也不愿接受股份。我们告诉她这是你俩的份额,她才没说什么。你现在来了,就想想取什么名字合适。”
郝梦插嘴补充道:“还有一点很关键,我们必须确定涉足哪个行业。要是继续经营手袋厂,事情就比较简单,只要依附于辉凡,就不用担心订单的事。可欣姐想另辟蹊径,开一家制衣厂,避免与辉凡产生业务冲突。”
蒋凡看着肖雨欣,不解地问道:“工厂的选址还没有最终确定,厂名的事不用着急,当下最要紧的是明确发展方向。既然能靠着辉凡,不愁订单,这是最稳妥的投资方式,为什么要另辟蹊径呢?”
肖雨欣详细分析道:“辉凡厂毕竟有那么多股东,新厂是我们自己的生意,一直依附于辉凡,以后的发展就会受到局限。
辉凡目前能有那么多订单,还是因为你这张名片的效应。相信制衣行列也有这些希望攀附你的人,只要我们做到诚信经营,加工出的产品,能获得那些商家的肯定,我们就比一般厂家具有竞争优势。
梦梦和苗苗在辉凡厂里,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工作经验,现在唯一欠缺的是没有制衣这行经验,我的意思,新厂建设这段时间,我们物色管理人才的同时,梦梦和苗苗也去找家制衣厂学习。”
郝梦再次插嘴道,语气诚恳:“欣姐,关于新厂的事,我还是保持先前的意见。开办制衣厂确实是有不错的发展前景,我也认同这一点。但跨入全新领域并非易事,我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。”
她顿了顿,继续道:“在辉凡厂时,有阿萍掌舵,我协助执行具体事务,这样的配合很顺畅。但要我独自管理整个工厂,我确实还没这个把握。”
肖雨欣直视着她的眼睛,鼓励道:“创办这家新厂,除了哈男人的面子问题,更重要是想给你更大的发展平台。我相信你有这个潜力。”
郝梦坚定地摇头:“如果是办手袋厂,我还有些底气,遇到难题也能找阿萍商量。但制衣是全新的领域,我没有这样的自信。说实话,以能力而论,王苗苗都比我适合总经理这个位置,但她也欠缺火候,真正有能力统筹全局的只有欣姐。”
她神情凝重地看着肖雨欣,补充道:“正如你所说,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业,不能感情用事。一旦失败,不仅会损失小乖的投资,更会让哈男人背负巨额债务。”
蒋凡认真听完郝梦这番推心置腹的解释。眼睛微微眯起,心里暗暗将肖雨欣和郝梦两人的性格与能力进行了一番比较。
从管理能力来看,郝梦为人务实,行事谨慎,性格温润柔和。这本是难得的优点,然而在职场风云变幻的大环境下,这样的性格却容易在决策与竞争中有所掣肘,成了一种无形的局限。
再看肖雨欣,作为一个门外汉涉足市场的经营和管理。短时间内,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商业天赋与敏锐洞察力。就连彭亮那样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、经验丰富的商业精英,都对她的能力赞不绝口。a